系统检测到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无法获得最佳的使用体验,建议您更换其他浏览器或 升级您的浏览器。(使用360浏览器访问请选择极速模式)
关闭
{{settrSelectedText ? settrSelectedText : '更新时间'}}
{{sexSelectedText ? sexSelectedText : '性别'}}
{{ageSelectedText ? ageSelectedText : '年龄'}}
{{settrSelectedText ? settrSelectedText : '更新时间'}}
选择城市
切换城市分站,让我们为您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当前选择城市:总站
总站 {{item.sitename}}

高校毕业生求职“软门槛”悄然抬高

时间: 2012-10-29 15:36 分类: 最新资讯 来源: [转载]

请用微信扫一扫 浏览量: {{clickNum}}

   滨州招聘网讯,据新华社哈尔滨10月28日专电(记者许正)2013届毕业生校园招聘正逐渐升温。记者近日走访多所大学和人才市场发现,除了学历、成绩、资格证书等“硬条件”外,毕业生的素养、性格、甚至于个人爱好等“软条件”也越来越被用人单位看重。

  “虽然我性格偏内向,但也不能说明我就不能胜任销售的工作啊!”哈尔滨理工大学举办的一场双选会上,来自哈尔滨商业大学的小刘这样感叹。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毕业的小刘,在校期间成绩优异,但天津一家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监还是以其“性格过于内向”为由没有让他进入下一轮面试。

  “能承受压力”“对公司忠诚”“喜欢挑战”“有团队意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与以往生硬注明“英语四级”“本科以上”等“硬条件”不同的是,很多企业在招聘广告上越来越喜欢注明此类“软条件”。

  一些企业也向记者道出了他们的无奈。佳木斯一家公司的招聘人员吴女士表示,因为公司在这方面“吃过亏”,所以对于“软件”更为看重。“除了专业对口外,忠诚度是我们最看重的素质。”吴女士说,“说实话,我们公司给毕业生的薪资水平只能算中等,如果毕业生来到单位后又很快‘跳槽’,那公司的招聘成本岂不是又要增加。”

  哈尔滨理工大学招生就业处工作人员崔征认为,“软门槛”的提高适应招聘单位的实际需要。他建议,大学生应该有意识地注重责任意识、团队意识和兴趣爱好等“软实力”的培养,让“软条件”不再成为就业“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