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动事业单位人员积极性
请用微信扫一扫
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已经进入了更为艰难的攻坚时期,在面临着重要机遇的同时,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如何进一步积极推进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创新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成为我国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
充分调动事业单位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其潜能,做好事业单位人员的使用环节,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关键。具体来讲,包括几个方面:
一是强化岗位管理,进一步完善岗位管理制度。只有当人与岗位需求相适应、相匹配时,为单位人员才能的发挥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才能充分调动起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大材小用等现象必然造成单位人员队伍的不稳定。作为继聘用制度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又一重要内容,岗位设置管理是一项全新的基础性制度,制度的核心在以岗位管理切入点,因岗择人、因事择人。新机制的建设、完善与作用的发挥仍需进一步强化。针对当前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管理难点、重点,加大研究力度和创新力度。继续加大岗位管理制度贯彻实施力度,强化岗位设置管理的基础性地位。
二是强化绩效考核,在岗位管理的基础上,建立健全考核奖惩制度,明确权利。以公众服务满意度为重点考核内容,对事业单位人员进行全面综合的考核,考核结果记入人事档案,并作为事业单位内部人事管理具体工作开展的相关依据。实施日常考核与年度总考核、定期考核与随机考核相结合的考核周期,能够较全面、客观地体现事业单位人员的日常工作表现。考核内容的选择上,涉及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积极推进绩效考核方式的多元化,可积极借鉴当前企业上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办法,结合事业单位和岗位的特点,最终形成包括个人评价、同事评价、服务对象评价、上级主管等不同主体在内的综合评价体系,打破事业单位原有考评机制的垄断性,保证绩效考核的公正性和真实性。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结果的反馈渠道,及时将考核结果告知相关人员,并提供相应的申诉渠道,以及时引导负面情绪。
三是在搞活用人机制过程中,要更加注重事业单位文化在人事制度改革中的引导地位和作用。尤其针对当前事业单位不良文化或风气所带来的不良工作心态、缺乏责任感和服务意识、不思进安于现状等负面情况,要以积极、正面的单位文化建设为切入点,进一步创新与丰富事业单位文化建设的途径与方式,明晰事业单位生存与发展的真正意义和目标,向单位人员灌输与宣传事业单位的使命与价值,真正地提高单位人员对于单位的归属感与忠诚度,强化主人翁意识和专业意识,从而更加自觉地为事业单位的发展和未来做出积极贡献。在不全单位强化与强调以人为本的精神与理念,营造尊重人才、关心人才、发展人才的良好氛围,让全单位人员都能切实感觉到来自组织的尊重与关怀。强化事业单位文化中公平理念的作用。公平作为改革的出发点与落脚点,要进一步强化公平、良性竞争的单位文化建设,领导要以身作则,一视同仁,力求推进编制内外人员的同工同酬,实现内部公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