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离土农民就业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请用微信扫一扫
多渠道搭建就业服务平台
一是加强“一网四区”建设,建立百姓就业网,设立离土农民就业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区、农民工就业区、就业困难人员服务区,分门别类及时发布就业服务政策、招聘信息、求职信息及业务办理信息。二是利用社区的公告栏和显示屏,在离土农民居住比较集中的社区、村庄设立“就业信息公告栏”,将企业招聘信息简要归纳,实现就业信息发布“不留死角”全覆盖目标。三是在电视台设立“百姓就业帮”栏目,开通手机就业信息短信平台,长期及时播发用工信息,打造为联系老百姓的桥梁和纽带。
建立离土农民就业帮扶机制
一是制定扶持政策。出台了进一步促进离土农民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促进离土农民就业创业。二是成立扶持基金。三是建立创业孵化基地。四是财税政策倾斜。五是建立就业补贴制度。六是建立动态监测机制。
搭建离土农民公共就业服务平台
一是推进零工市场合作社、农民工服务所(站)建设工作,规范服务窗口、建立工作制度、配备工作人员,规范农民工零工市场。二是强化就业服务功能,服务站提供求职登记、职业介绍、空岗信息采集、就业岗位开发、劳动力技能和创业培训、劳务派遣配送等服务,为离土农民创业就业提供安全的就业服务环境,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拓宽就业渠道
一是公益岗位安置。实行“就业扶困”制度,对遭遇重大变故、家庭成员就业难的劳动力可通过开发社区保安保洁、道路维护、绿化养护等公益性岗位实行托底安置。二是鼓励就近就业。以社区或村为单位成立劳务派遣公司,承揽工程项目,组织辖区内具有一定技能的离土农民,从事棉花种植、鸡鸭猪养殖、海上捕捞、房屋建设、家政服务等工作,以劳务派遣方式实现灵活就业。三是扶持“家门口”就业。针对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无法脱离家庭的劳动力,免费进行草编、泥塑、柳编、针织等技能培训,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让他们不出家门就能挣到钱。四是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针对用工需求,对身体状况较好、有培训愿望和外出务工能力的农民实施订单式职业技能培训,同时解决企业招工难和劳动力供给不对口的问题,促进培训成果转化,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