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保障措施
请用微信扫一扫
一是优化就业指导模式,加强素质拓展。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就业服务个性化,强化学生自我认识、找准定位,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进一步让学生学习到分层次、全过程、系统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争取使学生在实习期间,能准确把握就业形势,熟练掌握求职技巧,自如进行心理调适,明确自身职业方向,正确树立就业信心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是加强与校企交流合作,推进培训教育集团建设工作。学校应加强就业基地建设,强化与骨干企业、科研院所,特别是机械行业协会和省职业技术培训研究室等单位的联系,搭建产学研的校企交流平台,推荐卓越班学生参与项目研究,激发学生对企业技术体系的认同,让他们在实践中拓宽视野,提高素质和能力。开拓人才招聘新路,向社会积极推荐毕业生。让单位与毕业生亲密接触,深入了解学生综合素质,引导用人单位与毕业生成功签约。
三是经营捆绑销售理念,加快信息传递。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毕业生打造一个包含网上无形市场和传统就业市场想结合的全天候的就业信息渠道。进一步经营毕业生捆绑销售理念。
四是鼓励和引导联合牵手工程中,注重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到哪里都可以建功立业的认识,鼓励毕业生“先就业求生存,后择业谋发展”,今早抢占就业市场。积极倡导毕业生到基层,到小企业,到建设一线去施展才华和能力。
五是促进学校教学与市场需求接轨,实现优质就业。在优质就业工程中,增设更符合社会和企业需要的课程,实现教育与人才需求无缝对接。过去学校解放思想不够,每学期十几门课程,学生爱听不爱听,需要不需要,适用不实用一股脑全上,造成了资源浪费。现在学校实行冠名班、订单培养、与企业共建人才等措施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