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一个经常“退让”的人,才是最强大的人
请用微信扫一扫
01
一颗参天大树,在密林中肆无忌惮地生长着,迎着阳光,吸收着雨水。数年后,这棵树变得更加高大。四周的杂草,杂树,没有了生存的地方,生气的说:“你怎么能这么大呢?”
大树回答:「我若不成长,你必成长,弱肉强食。
在工作中,谁都想要成长,谁都想要保护身边的人。所以,每一次的晋升,或者是人员的变动,都是一场风暴。
当大部分人都往一个方向挤的时候,只有一、两个人站在那里,甚至相反的方向,才是最“格格不入”的。反倒是在这个位置上,成了“焦点”。所谓的“退让”,便是如此。
02
第一,给予下位者更多的利益。
要知道,职场上的竞争,可不仅仅是公司里的竞争,公司里的竞争,公司里的竞争,公司外的竞争。“外部”指的是外部单位,如客户,客户,司法机关中的一般民众等等。
当一支部队站在“外部”的顶端时,他们就会意识到,什么叫做“水可以承载一艘船,也可以颠覆一艘船”。不知何时,一个单位已经丧失了全部的业务基础和群众基础,再也不能壮大起来了。
在没有外部力量支持的情况下,再去加强内耗,那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有本事的人,都会在自己的圈子里,拉拢更多的人。这样,公司就能从中获利。
春秋时代,齐景公有许多爱好。只要是他想要的,他都会不惜一切代价去守护。
他在城郊栽种竹,并派官员看管。有一位凡夫俗子,见这些竹子长得好,便砍下一些,扛着回去。
齐景公大怒,驾着车去把那个砍竹的汉子抓住。
宰相晏子闻讯,急忙进宫对他说:"从前,有一姓丁公,占据了曲城后,不允许百姓将货物运出。可是,有些人却以下葬为借口,将黄金装进了灵柩。丁公听说了,就说:“人贵以德,不贵以财。”
齐景公好说歹说,才放过了砍竹的汉子。
又如齐景公立于风雪中,道:“哪里也不冷。”晏子说:"你能保暖,别人能保暖吗?"于是齐景公立刻开仓,将衣物分发给穷人。
03
第二,将自己的名字,让给地位更高的人。
在我们周围,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那就是,有些人总爱向上级献殷勤,说些恭维的话语。
只要得到高层的好感,将来做什么事情都会方便许多。
其实,一味的奉承,只会让人失去自我。如果是聪明人,甚至会觉得恶心。
春秋时期,一个冬季,齐景公让百姓们建造了一座高台。那时,天又下起了雨,又下起了雪,天气很冷,人人都在抱怨。
让更高的人去做更多的事情,自己去做更低的角色,那才是真的仁慈,真的功德。
即使你立了大功,也不能“独乐乐”,而要归于你的上司。只有这样,他的上级,才能得到更多的尊重,更多的人,更多的支持他。
你勤勉的工作,为上级立下“功劳”,这可比拍马屁说一百句好听多了。不管是什么组织,都离不开“实干的人”。
04
第三,在同等级的情况下,退让一步。
有句话说的好,同行是敌人。
同理,在同一个组织中,实力相当的人,也会成为敌人。每个人都想要出人头地,不想永远被束缚在一个档次上。
但是,这栋楼,却是一个金字塔形的建筑。地位越高,地位越低。更多的人,则是仰望天空,叹息一声。所以,一个人要知道自己的位置,而不是盲目的竞争。
一旦你将所有与你实力相当的人都得罪了,那么你在这个世界上,将再也没有任何的立足之地。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手下留情。
一个人在工作的时候,要时刻提防着别人,是一件很累的事情。既然如此,还不如退让一步,以示宽宏大量。
你若仔细看,便会发现,在一条长龙中,首当其冲的那个,正沾沾自喜;即使是最卑微的人,也能在其中如鱼得水。一种态度,一种态度。
你挡在他们面前,就等于是撞在了他们的身上,如果他们硬闯,那就是两败俱伤,得不偿失。
05
老子曰:“天之人者,不战而胜,不语而战,不召而至。”
不争,其实是一种比较温和的方式。前进一步,你就能脱颖而出,后退一步,你就能隐藏自己。
一个人要学会以柔克刚,这是他的原则。柔弱的人,越是被人压着,就越是有韧性,总有一天,你会跌落谷底,重新站起来。若是你太过刚烈,被人三两下就踩死,再也没有机会。
河水已降至谷底,形成了一片汪洋。
聪明的人退入人群,成为国王。